专家:车辆少了大桥就白修了
厦漳大桥目前的收费对厦漳同城化的发展、两地之间的交流存在哪些不利?昨日下午,导报记者专访了集美大学教授、交通专家林地球。
林地球分析说,这是一对矛盾体,“收费低了,成本投资回收就比较慢;收费高了,影响了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。本来人们想借助大桥的交通优势,在漳州开发区,乃至周边地区寻找投资发展的机会,可是收费这么高,一下子就把想投资的人拦住了。”
林地球说:“有魄力的政府,就应该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,而不是从投资成本的角度考虑收费期。”林地球还比喻说,一些餐饮店,为了拉拢人气,在开业期间还让顾客免费试吃呢,这是聚人气,“只有先让利,让大家得到好处,才能带动人气。所以我觉得,收费高了,走的人就少了,桥就白修了”。
声音
最好有优惠的年费制
厦门网友:过桥费应比较海沧大桥标准。
漳州网友:本来大桥的目的是要带动开发区的发展,结果那么高的过桥费成了两地交流的人为障碍。
厦门网友:最好是出个年费制吧, 一年两千元以内能接受。
微评
薄利自然多销
曾经,厦漳两地众多市民,对于厦漳大桥抱以非常高的期望。
不过,在去年大桥通车前夕,当收费标准公布后,许多人的期望变成了失望——因为过桥费偏高了。
虽说也有一些人对此提过意见与建议,但始终未能撼动这个收费标准。“走不起,就尽量不走呗”,如今,两地的居民以实际的行动回应了这个收费标准。
有关部门终于重视了,酝酿降低过桥费,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,“薄利自然多销”,过桥费降低后,肯定走的车辆会增多,更能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。
降低过桥费,是好事,也算是重视了群众的呼声。
导报记者 王龙祥/文 通讯员 张蕾 卢燕/图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