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州市区:优化交通信号配时 破解城市堵点痛点

闽南日报  时间:2020-08-27  浏览:

  目前,漳州市区灯控路口达194处,路口协调率近90%,其中涵盖175个路口的44条主次干道实现绿波通行。但与此同时也给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带来一定影响,主要体现在因绿波协调需要部分人行横道的信号灯周期相对较长,其中最长的过街等候时间达90秒,再加上夏季酷暑,群众难以忍受,导致人行横道上闯红灯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,不仅对交通秩序以及创城工作造成影响,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。

  为解决这一痛点难点问题,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立足交通信号科学调优和统筹协调工作,多次实地调研,精心排查,从实地排查找痛点,从细节入手破难点,一点一策制定配时优化方案,三大举措优化交通信号配时。

  更改信号灯放行方式

  提升绿波效果

  目前,漳州市区大部分路口采取单口轮放的放行方式,即每个方向的左转直行一起放行,优势在于针对特定路口可提高通行效率,但行人需等待3个阶段红灯方可过街。通过实地调研和模拟测试,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决定将4个方向路口放行方式都改为直行、左转分开,这样行人只需等待两个阶段红灯即可过街,缩短了等待时间。现已对胜利路、水仙大街、元光路、胜利西路、九龙大道等8条路段共计23个路口进行调整,后续将继续调整西洋坪路、龙文路、龙江路等没有设置直左车道的路口,调整放行方式为直行左转对放或搭接放行,此举可提升路段绿波效果,同时减少行人等待时间。

  缩短午间信号灯周期

  减少等待时间

  入夏后,气温升高,且中午休息时间较长,午间交通流出现一个明显的低峰。针对这一现象,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调整了水仙大街、元光路、九龙大道、龙江路等12条道路、43个路口后,午间信号灯周期已由现在的130秒降低至120秒,减少了行人、非机动车在酷暑下的等待时间,减少了闯红灯情况,同时保障了绿波效果,减少对机动车通行的影响。

  调整人行横道信号灯

  方便行人过街

  为降低行人、非机动车烈日下等待信号灯时长过长问题,根据路段实际交通流量需求,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采取两种人行横道信号灯优化方案,其一是分别将上午平峰、午间低峰及夜间低峰的车流量相对较小,车速较慢路段的人行横道信号灯调整为黄闪模式。调整后,机动车途经路口需减速慢行,可及时停车避让行人,行人及非机动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可快速通过,减少等待时间。目前已调整了2条道路、6个人行横道信号灯;其二是尽可能增加行人绿灯时间,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梳理全市路段人行横道信号灯,在保证机动车绿波效果的前提下,已对全市16个人行横道信号灯进行调整,尽可能增加行人绿灯时间,以有效减少行人闯红灯现象。其中,优化了迎宾路的龙昌花园行人过街信号灯方案,由原来的一次过街调整为二次过街,极大减少行人等待时间。

  优化调整后,据高德平台数据显示,2020年6月-7月市区平均交通拥堵指数同比去年下降2.33%,交通健康指数73.91%,位居全省首位,拥堵连续五年呈现缓解态势。

  ⊙林艳红 周东军

评论

发布房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