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放初期,芗城辖区城区面积3.2平方公里,城市人口仅6万余人。1985年地改市之后,芗城区着手编制村镇建设规划,开始成规模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,以拓宽胜利东、西路为开端,先后拓通东大门,打开北大门,建设元光南、北路,开辟新浦路,成片改造瑞京路和新华南路,在1985年到1995年期间,已建成住宅建筑面积155.8万平方米,为后期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。
从唐代“西桥亭”到上世纪80年代的“西街”,从后来的“西洋坪”到如今的“西院湖”,在不经意间,城市范围正在不断发生变化。城市西部的拓展,只是芗城区城市框架拓展的一个缩影。原止于城区北面的火车站广场,东面的柑仔市,南面的江滨沿线,随着胜利路、大通北路、漳华路以及水仙花大桥、南山桥等城市道路和桥梁不断建成投用,实现城市路网纵横交错,推动市域范围四面发散,城区框架被逐步拉开。截至目前,芗城区建城区面积已扩大了12倍,增加到38.5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达60.04万人。
岁月不老,初心不变。芗城区城市建设犹如装上了“永动机”,稳步向前,不曾止步。总规划面积7380亩的西湖生态园片区综合治理项目、面积490亩的益民片区、面积1000亩的北仓片区等重点片区,金塘路、金峰大桥等重点城建项目现场,征迁干部挑灯夜战、施工人员挥汗如雨、工程车辆川流不息……他们正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展示着芗城城市建设的激情与活力。
实体经济持续“突破”
—工业从“零”到三项全市第一
在新中国成立之前,芗城辖区内工农业生产落后,特别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,仅有20多家小工厂,且设备老旧,人民生活困苦。1949年9月之后,面对一穷二白的“烂摊子”,勤劳、勇敢、智慧的芗城儿女,在党中央和省委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整顿经济秩序,恢复国民生产,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,通过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,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,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.5倍。
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,芗城区踏着改革发展的浪潮,抢抓“地改市”的历史机遇,解放思想,开拓奋进,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,发展规模经济,培育产业集群。1992年,芗城区进入工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,成立了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,总规划面积56.52平方公里,2005年成为第一批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,规模工业企业数达到194家,2018年规模工业产值720.31亿元。如今,金峰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已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省级开发区第二位,跻身全省开发区十强。
在全市“大抓工业、抓大工业”、建设“工业新城”的浪潮中,芗城区再次迎来了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的历史机遇期。中国500强企业中南高科等一批企业纷纷落户;傲农集团成为漳州市首家境内A股主板上市民营企业;三宝集团全年纳税突破10亿元大关,成为全市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,跻身中国民企500强;成功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1家,科技型企业76家,挂牌上市企业15家,三项数据均为全市第一……一家家龙头企业撑起金峰开发区乃至芗城区实体经济发展脊梁。
幸福指数持续“攀升”
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.85亿元到143.37亿元
新中国成立之前,芗城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低下,以农民为例,年均纯收入仅为87元。改革开放后,芗城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,经济建设步伐加快,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
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为顺应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芗城区委、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紧密结合实际,把解决群众的“堵点”“痛点”作为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满足感的重要切入点,着力推动老城区建设管理“十项行动”,力促做到“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、亮亮堂堂、安安全全”。
发展至今,疏林碧水的西院湖、浓情绿意的香蕉海、底蕴深厚的漳州古城、民国风貌的侨村小院,酷似吉他的“飘带”天桥……无一不在诉说着芗城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。据统计,目前全区人均GDP为10.73万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3.37亿元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.29万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.13万元,相比解放初期,翻了30倍以上。而支撑这些数字的是一项项民生成果,“四个全面”:总投资5.66亿元的4个教育PPP项目全面开工,公办村卫生所全面覆盖,80个社区综合服务场所面积全面达标,生猪养殖全面推出;“两个率先”:在全省率先全域实施农村污水处理PPP工程,在全省率先实行创新“社区110”治理体系,推行“一村一警”,群众满意率达98.23%。中心城区的变化当然远不止这些,“最强大脑”正在走进芗城,智慧停车“上天入地”、农贸市场“扫码交易”、生活垃圾“直运快递”……不少市民纷纷点赞,市区道路更畅通了,生活配套设施更完善了,现代化城市功能显著提升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