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控加码是落实“房住不炒”之举,对刚需人群影响不大。记者 张 晗 航拍
7月15日,深圳发布了号称“史上最严格”的八项调控政策,深圳楼市踩下了一记“刹车”。此前已经有杭州、东莞、宁波等多地发布限制性房地产调控政策。
多地轮番调控,政策层层加码。至此,业内人士分析,松松紧紧的房产市场周期,或挥别宽松,在7月中下旬进入收缩阶段。
地方调控频率高
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,2020年上半年,各地发布的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调控政策共计304次,其中包括全国各地力度不一的人才政策、购房补贴政策、落户政策以及前期为房企减负等适度宽松政策。调控的频率刷新了半年调控次数的历史记录。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同比上涨21%,2019年上半年为251次。
地方调控频频出台,提示了各地楼市分化持续加剧;同时表明,政策层面对楼市发展保持理性,对超出预期的情况坚决出手干预。
一季度的调控多着眼于催动复苏。第二季度以来,调控多为防止过热。5月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明显减少,全国合计35次房地产相关政策调控;6月只有31次。
值得注意的是,自7月以来,房价上涨较快的杭州、东莞、宁波、深圳等城市开始实行限制性房地产调控政策。如6月份新房交易量创2017年6月以来新高的杭州市出台政策,要求“限售”“限购”和“限摇”,简单而言就是:房产销售有限时,购房门槛再提高,购房人群要严控。今年房价飞涨进入“3万俱乐部”的东莞,也出台政策明确严控,比如明确“同地区新房房价3个月涨幅不得超过10%”等。
地产行业复苏快
调控趋严,与近期房地产市场恢复势头较好有关。上半年,全国多地楼市逐步回暖,土地市场火热,不少地方又加码了人才落户、购房政策,带来了部分楼面地价的上升和溢价率的提高,同时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也明显增长。
业内人士分析,上半年地方政府积极推地、降低购地门槛、缓解企业购地资金压力、放宽预售条件、简化审批程序等,供给端政策空间较大。疫情之后,老百姓仍将房产视作重要的资产配置渠道,房屋买卖热度不减。
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,上半年百城新建住宅及二手住宅价格整体维稳,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规模持续恢复,长三角量价恢复较快。从房价走势来看,截至6月底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.18个百分点至1.27%。
从近期热议的股市话题切入,也能寻找到房地产行业复苏态势较好的证据。一直以来,楼市和股市相互促进,一些数据亦能相互印证。自7月1日以来,地产股迎来开门红,首个交易日地产板块上涨5.1%,领涨大盘。7月1日到7月6日的四个交易日,地产板块累计上涨17.4%,接近于2019年地产板块全年涨幅22.8%。
这轮“牛市”与第二季度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有关,也和货币政策维持宽松有关。资金流动性强,配置需求增加,市场资金供大于求,按中国人的资产配置习惯来看,手头宽裕的钱或流入股市,或进入楼市。随后,股市回调,一些跑得较快的“智慧散户”难免再次将目光集中到楼市上。
政策基调还是“稳”
日前,《经济日报》发表文章指出,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复苏,房地产市场显现出一定回暖迹象,甚至有个别城市出现楼市过热情况。但无论从中央的政策定位还是地方的具体操作来看,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保持房地产政策的稳定性、延续性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基调没有改变,“房住不炒”仍然是房地产发展不能触碰的底线。
此外,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《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》,提到对于不良贷款以及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,将给予风险提示。随后,银保监会将对楼市资金进行进一步管理,同时规范房地产金融市场。银保监会发声也意味着,楼市迎来了“降温令”。
只要重要基调不变,“一城一策”的调控措施终究是对局地楼市的小修小补,真正需要买房的市民倒也不必反应过度。以深圳为例,快速反弹的深圳楼市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,也难怪深圳发布的调控政策力度最大。政策明确,落户满3年且需要连缴社保36个月才有购买商品房的资格、离婚3年内没有购房资格等细则,很明显严格限制的是各类炒房行为。也就是说,给楼市降降温是最主要的目的,不是为了打压刚需。 ■记者 张 晗
评论